9.03.2009

本山新茶VS宇治玉露



















這不是一場越級挑戰賽,只是為了感受玉露究竟與一般煎茶有何不同。玉露在殺青製程與煎茶是完全一樣的,基本上還是歸納在煎茶的品類裡,只是在採摘前至少兩週必須遮蓋茶葉以阻擋陽光,如此一來茶葉中的胺基酸與咖啡因提升,兒茶素則會減少,意味著苦澀味減輕而更加甘甜。

煎茶的殺青採用「蒸青」,是從前唐代製團茶的殺青法,如今中國已經改為炒青,也成為中日綠茶口味上有所區別的主因。至於煎茶的這個〝煎〞字怎麼來的呢?難道與北京的〝爆〞肚、〝炒〞肝異曲同工?其實這個煎是「煎じる」,煎熬的煎,把水氣煮掉的意思,講的倒不是殺青法,古代茶葉是用煮的,不是用泡的,日本只是沿用古名而已,現在的煎茶也是用茶壺泡出來的。

今天玉露用的是京都老字號「伊藤久右衛門」的手摘宇治茶;煎茶,用的是靜岡縣農家自產自銷的本山銘茶,本山茶是今年的新茶,玉露則是去年還沒喝完的,在量級上應該稍許平衡。茶葉用量採日本標準的一半,而浸泡時間加長,否則實在太濃,難以分辨香氣細微的表現,溫度同用六十到七十度左右。茶葉在色澤上有所不同,玉露稍加墨綠,兩者皆帶少許淺綠色芽尖。泡出的茶湯,煎茶顯得鮮綠嫩黃,玉露則是瑩白青亮,透明度較高。

日本綠茶聞起來都較輕柔含蓄,蒸青手法帶來一股獨特潮香,類似海苔或昆布的香氣,與日本飲食習慣相對,簡直是絕妙的巧合,這特色在玉露中尤其明顯。煎茶則有額外的青草氣息,類似夏季牛乳所蘊含的香味,還帶點甘草糖和綠豆湯的甜氣。口感上,玉露是一股綿綿甘甜,慢慢滑進喉中,我之所以喜歡減低茶葉用量,就是因為如此幾乎找不到一絲苦澀味,而煎茶無論如何會在舌上留下澀感,不過若是配著點心喝,以煎茶解膩的效果,絕對是更好的選擇。

餘香,著實耐人尋味,兩者表現皆相當出色,在口中繚繞不絕。煎茶因為口感稍帶苦澀,回甘相對較強,之前的甜氣更加明顯;玉露則仍在慢慢悠悠的變化著,苔,從海中爬上了陸地,那抹青,還是那樣蒼鬱,與世隔絕的生命力,佈滿在口中舌上,品味著西芳寺裡的幽靜。
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