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05.2010

SOY SAUCE+KETCHUP

.
Anthony Key
SOY/KETCHUP (Naturalisation series) 1997.


海外華人藝術家對「融合」這檔子事總顯得異常敏感,好像冠上「海外」兩字頭銜後,身份認同就成了必考科目,人人都要作答。近年幾個旅英華人藝術家不約而同端出了醬油與蕃茄醬應試,乍看切題,深究則費解。

SOY SAUCE+KETCHUP=中+西 ?

Soy sauce和ketchup,中西兩大代表性調味料。果真如此?從字源推敲,前者是日文,後頭那個才是中文。

soy sauce,早見於17世紀初的日葡字典,葡萄牙人將日文醬油的發音しょうゆ(shouyu)轉拼為Xóyu,後來日本醬油隨著伊萬里瓷器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引進歐洲,荷蘭人稱之Japansch Zoya,當年是一種昂貴稀有的遠東調味料,這市場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才被中國產的廉價醬油所取代,但soy sauce之名以及早期對於西方世界的影響從來就非源自中國。

Ketchup更妙了,根據史丹佛大學食物語源學教授Dan Jurafsky的研究(沒錯,真有這門課),ketchup之音可能來自閩南語,借漢字為「鮭汁」,鮭倒不是鮭魚之意,而是指醃漬魚類,這裡說的就是魚露之流的發酵魚類醃汁。這項考證推翻了之前另一個流行的說法 ─ ketchup由廣東話的「茄汁」而來,因為西方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裡頭並沒有蕃茄。

18世紀時的ketchup是由發酵的堅果或菇類做成的濃稠而色深的醬汁,再往前推,這個醬汁的源頭其實是為了模仿來自遠東的發酵魚醬,早年英國與印尼及福建一帶有緊密的貿易往來,魚露之西傳並不奇怪。在1727年出版的英國暢銷食譜The Compleat Housewife裡頭就記載了ketchup的配方,主要以白葡萄酒及酒醋煮製鯷魚(Anchovy),再以香料調味而成。嚴格說來,ketchup和soy sauce在數世紀前正是東亞地區南北兩大鮮味來源,南方地區以魚發酵,北方則用大豆。蕃茄成為ketchup的流行材料是19世紀後由美國發展出來的。

SOY SAUCE+KETCHUP=New Taste ?

若以口味論,當今市售的蕃茄醬的確屬於西方風味,但也許很多人沒發現,蕃茄醬早已大舉滲透進中國菜裡了。廣東菜可能是其濫觴,很多糖醋菜色必放蕃茄醬,無可厚非,廣東與西方接觸已久。不過近年來蕃茄醬持續在中國菜裡攻城掠地,像是新派湘菜的貴妃牛肉、魯菜的油燜大蝦、九轉肥腸、台菜的五味醬、甚至川菜裡的宮保、家常菜式都偷偷放了不少,蕃茄醬與醬油之遇早就不是新鮮事。

我非維護傳統菜式的死硬派,但對濫用蕃茄醬一事感到憂心。蕃茄,取其香甜酸鮮,本來就適合作甜酸菜餚裡的天然調味。問題出在,現代中國菜用蕃茄醬的居心叵測,名為取其酸甜,實則貪圖其中的人工甘味與鮮紅的色澤,講白點,就是味精與色素。一瓢蕃茄醬能同時提昇味道、鮮度與顏色,如此神兵利器怎能不搶手?究竟這市售蕃茄醬的成份為何?不求甚解。如果讓義大利廚師聽到中國菜館廚房裡擺著一罐罐廉價蕃茄醬,那真要笑趴在地。

融合,絕非惡事,只是在那之前,務必知己知彼。



Cai Yuan and JJ Xi
Soya Sauce Ketchup Fight, Performance,Liverpool Biennale, 2002
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