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14.2009
貫耳瓶
元․龍泉窯貫耳瓶
近來研究器型,對貫耳瓶有了新認識。以前總對著那雙豎直圓筒的耳洞費猜疑,既不稱手,也不甚美觀,作為一個花瓶,難道別有插花的功能?還是可以綁繩吊掛?如今進一步了解,自己都覺得這些想像有點犯傻。原來貫耳瓶是模仿「投壺」的形制,只是改變了功能。
說到投壺,腦中浮現最鮮活的畫面,大概就是電影「赤壁」裡頭那一段,不過那壺可沒有耳。也幸虧它沒有耳,少添一樁考證不實的笑話,投壺有耳多是晉之後的事了。投壺在漢代是很流行的娛樂活動,它起於周朝,原用以取代射禮。想來,要那些養尊處優的王公貴族們出來射箭,的確太難為他們。縱使禮記所記載的投壺之禮是如此繁複,比起彎弓拉箭的活兒,這項選擇顯然比較受歡迎,而且一流行就是數千年。
歷史上記載了不少投壺名家與投壺絕技,上至帝王將相,下至藝人優妓都不乏箇中高手。像漢武帝寵愛的倡優郭舍人,以竹為矢,不用棘,不遵傳統放紅豆於壺中以防彈出,反而「激矢令還,一矢百餘返,謂之為驍」。射進去已經不容易了,他還能讓它彈回來,果真神乎其技,武帝對此絕技也相當買帳,每回賞賜皆出手大方。遊戲發展到晉朝,壺加了兩個耳,當然又變出許多花樣,射進耳中就叫做「貫耳」,連中貫耳,顧名思義就是連續射進兩個耳裡,恐怕當時興奮之情要比打保齡來個Turkey 尤過之而無不及了。
想起多年前一個夏天在紐約遊學,晚上幾個哥兒們在宿舍閒著發慌,買來啤酒以解酷暑。也忘了是那法國還是巴西小老弟撿出個罐子,咱們拿著硬幣就往裡扔,看誰丟進最多,輸者罰酒。現在回想起來也算是一種投壺的體驗吧?看來這遊戲放諸四海皆宜。不過仍然讓我納悶的是,怎麼古往今來總是輸的才有酒喝?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