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26.2010

原點廚房

.

.
死皮賴臉跟同學討了海苔幾片,是她母親手工自製的,大老遠從韓國帶回倫敦。此海苔色如黑漆,滿佈細白芝麻,甚厚,初聞無味,以烤箱烘十分鐘,原本用來凝結海苔的米漿被烤得焦香,夾著海苔的潮香,芝麻的清香,同時併發,威力無窮,口感酥脆又帶咬勁,其味濃郁,像是一次咬下一疊的普通海苔片,但鹽份是純天然的,只加了少許純釀醬油提鮮,一點不鹹膩。這包傑出的小點心,加深了我對她家廚房的遙想。

之前常聽這同學想念母親的菜,鄉愁中又帶著自豪,刻意聊起:

我問:「妳母親肯定不用味精這種東西吧?」
她說:「當然沒有。」

「那白糖呢?」
「我家沒有白糖,我媽自己熬飴糖,不然就用蜂蜜。」

「你們家的醬油有什麼講究沒有?」
「不知道,我媽媽自己釀的。」
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」

「那…..她用什麼樣的豆子釀醬油呢?」
「不知道,我媽媽自己種的。」
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」

不可思議二十一世紀還有這樣的廚房,一切從零開始,謹守古法秘方,自產自用,純粹天然,杜絕一切化學原料滲透,保留了食物那最後一份純真,足以列為文化遺產。她們家在光陽的海邊,背後有座私有的山,海鮮自捕,蔬果自種,一切調料自製,當然還少不了形形色色的泡菜,大大小小的陶罐常備有二三十個,時空似乎停留在數個世紀前,在那個人們還取之自然、法於自然的美好年代。

為了孩子們的健康,山上所有的蔬果採有機栽培,等待完熟的最佳狀態摘取。各種菜品與烹調秘訣,是代代相傳的珍味,也是先人智慧的積累。其實這樣的廚房,從前在韓國鄉間不算罕見,如今隨著現代化逐漸消逝。曾幾何時,人們記憶裡母親的菜、家鄉的味、食物的真面貌,都變得如此模糊。什麼是家的感覺?也慢慢有不同的理解了。

1 comment:

simple is best said...

你說的這篇讓我想到了 昨天看的 韓國電影 泡菜戰爭 :) 讓我想到母親的味道果然是最能打動人心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