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.14.2009

淘碟樂















淘碟,乃倫敦重要娛樂活動之一,粗分為兩種,飯桌上的碟,與唱機上的碟。

英國曾經是舉足輕重的瓷器進口大戶,更是若干陶瓷專家的老巢,不過大家對於當代瓷器似乎興致缺缺,如今經濟蕭條,連自家大廠Wedgewood在倫敦都已經退守到百貨公司裡,直營店全收掉了。前兩個禮拜還在Harrods看到Wedgewood老爵爺,親自到場監督250周年的展示品佈置,不知怎麼的,心裡突然一陣惆悵,不曉得是感嘆同道中人日漸凋零,還是選擇越來越少?

想起上個月去了趟Liberty看碟,猛然發現,原來一整層的家居用品部已經縮減為一半不到,改放女裝配件,當時滿腔怨氣,想想也無可奈何,畢竟再別緻的碟也賣不過高跟鞋啊!總之,在倫敦想找精采的碟,大概只剩古董店與拍賣行裡的老貨了,尋新碟不如去巴黎,那裡人對飯桌上的行當還是比較講究的。

所幸,唱機上的表現彌補了餐桌上的失落。也許拜英國從未間斷的懷舊氣息所賜,黑膠唱盤的愛好者也一直沒少過,近年來還有逆勢上漲的趨勢。不論現在大家買黑膠是為了趕潮流還是耍酷,至少讓許多獨立唱片行繼續撐著沒倒,也算功德一件。

倫敦黑膠大致有三個主要集散地,Soho、Notting Hill、Brick Lane,不過市中心外各種零星小店還要更多,所藏主力因店而異,有主攻打碟人用的,有黑人靈魂為軸的,有專賣爵士樂的,專賣古典樂的,也有不設限的唱片買賣交易行等等……,基本上能滿足大部分人的喜好。當然,想蒐經典老盤,或是冷僻奇碟,也沒有想像中這麼容易,就算走運遇到自己的夢中碟,往往也會因為碟況不佳,或是令人咋舌的標價,抱憾而歸。

稟承倫敦漫天喊價的市場遊戲規則,這裡各唱片舖頭的標價方式是毫無標準可言,專門店尤其狠辣,一點佔不了便宜。曾在某古典樂專賣店的殘破地下室裡,淘到絕版的山下勉一張,就是沒有貼標價,折騰了一番功夫,最後給的答案是四十多鎊,含著淚光硬生生把它插回去,畢竟這個坑跳得還不夠深,殺氣不足,我相信這張碟絕對有人二話不說就拿下了。有一條淘碟的原則是漸漸才能體悟:一切隨緣;不是你的,半分強求不來。

除去種種欲求上的不滿,淘碟這樣活動本身還是充滿樂趣的。穿梭在城市各處死角暗巷、閣樓密室,搜尋任何可以藏污納垢的地方;在混雜著霉氣、汗漬、菸草及種種不知名的古老味道中;埋首一纍纍數之不盡的碟盒裡,小心翼翼,汲汲營營,翻了又翻,深怕此生因為錯過了某些邂逅而永遠改變,從相遇、相識到相戀,每一片碟除了封印著各種聲音與想像,還承載著你和它之間的故事。


昨天新收一張日本發行的山塔那76年老碟「Amigos」,原封面設計為横尾忠則,光是印刷本身就具收藏價值,音樂則如畫面一般生猛,有趣的是此日文側標形同註解式的翻譯:「Amigos」= 「同胞」。

5 comments:

Bel Prado said...

Muito bonito seu blog

tonpa said...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P-86de-oUA

看看這個團體!!用藍調打碟!!褲阿!

行初 said...

WOW...Cool~~ thanks for the DJ Quartet

douob said...

我常去brickLane的roughTrade, 学长有空的话一定要带我去淘淘

行初 said...

唷...常跑Indie老巢啊?那應該你來指點幾張,很久沒有update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