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華燈初上,轉進花見小路,川流不息的是一輛輛黑頭計程車,兩旁昏暗的木造町屋,只有門簾和盞盞大紅燈籠透著亮。這條繁華的花街柳巷迷人之處,不只是驚鴻一瞥的藝妓身影,更多的是藏在牆後的無限遐思。
お茶屋的確令人嚮往,尚無緣一探究竟,殘念,今年兩度來此,為的是小巷裡一間烤鰻店。
此店隸屬一個在當地已有百年歷史的餐飲家族,經營模式奇特。整間店只有一個烤鰻老師傅坐鎮樓下廚房,兩名女侍,樓上不到四坪大的用餐空間,最多只能坐十來個客人。第一次來此,還以為是間小本經營的家庭小館,搞不懂它要如何賺錢?
但是當人坐定後,開始發現許多不凡的細節。二樓的餐室裡,只有六張黑漆矮几放在細緻的疊蓆上。桌上擺的七味粉罐、牙籤托、醬盒,每樣都是精心挑選過的,連放菜單的架子都是斑竹彎製而成。接踵而來的茶杯、酒器,都透露出不同於家庭小店的品味。
而這裡真正讓我回味無窮的,是上菜前的那份等待。
由於此店規模太小,所有的鰻魚都是點好才上架烤的。在點菜完畢的幾分鐘後,有股致命的幽香從老屋的孔隙中鑽上來,那是由夾雜著備長炭香、老醬汁的焦香以及烤鰻的肉香組合而成,一種當你午夜夢迴的時候可以從鼻腔裡反透而出的記憶。這香氣中,還含著一份專注,一份專屬於你的優越感。也就是這方念想,讓我今年又再度被召喚來此。
這裏必點的菜,叫「う桶」,呼應著店名。而真正領悟它的意思,卻是看到樓上洗手間前的門簾,一個う字拖著長長的尾巴,同時是日文鰻魚(うなぎ)的頭音,平假名也能有象形趣味,頗具風情。う桶是用杉木桶盛裝的鰻魚飯,第一次見到這桶時,只感覺它相當精緻。以一小竹棍作為提樑,桶面覆著黑漆蓋子,桶身以銅箍紥起,幾乎不見接縫。事後才知,這桶也大有來頭,是當地名匠中川清司的作品,此翁可是名列人間國寶的日本木工藝大師。
掀開漆蓋,六片烤鰻滿鋪在米飯上,光采奪目。鰻魚黑邊在側,知是背剖,關東做法,必須先蒸再烤,肉質較柔軟,也更入味。米飯則是關西式,已先用醬汁拌勻,像油飯一般透亮,香氣撲鼻。女侍幫忙把飯分裝在小碗中,用一青花雙兔紋蓮瓣碗,另外搭配著鮮醃的各式醬菜。鰻魚一口咬下,感覺到適當的油脂與細嫩的肉在嘴中開始逐漸融合,香甜的醬汁則是兩者間的媒介,滋味厚重卻不甚膩人,同行幾位口味清淡的姨媽們都欣然接受。隨後附上鰻肝湯,飄著京都特產的彩麩與水芹,清潤解膩。
日本俗諺:「剖鰻五年,串鰻八年,烤鰻一生」,這是一個烤鰻師傅的課表,也是在吃到一碗有水準的鰻魚飯時,心中應該有的感激。因為你知道你嘴中咀嚼的,除了美味,還有人一輩子的心力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