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三池的西部惡搞片Sukiyaki Western Django中唯二令人興奮的,除了片頭昆丁殺蛇取蛋沾壽喜燒,曠古絕倫,另一個莫過於片尾找了北島三郎唱 Django。此曲1966年由Luis Bacalov所作,公認的西部片經典名曲,其妙在無論是義大利文、英文、還是日文版,皆有其獨到江湖氣,是片中融合Spaghetti western與時代劇真正有說服力的元素。
6.30.2010
6.27.2010
6.15.2010
憶粽
.
「彩縷碧筠粽,香粳白玉團」,元微之筆下這粽子不但富麗異常,也透著中國人對食物的執著與創造力。一千年的光景,從傳說中楚人祭江餵魚的飯糰子,成了這番炊金饌玉的模樣。再次印證但凡吞得下肚的傳統,咱們始終是難分難捨,倍愛有加。
真正粽子的起源已不可考,想來以葉子包裹米飯這個概念,在米食文化的國度裡也算不上多偉大的發明。沒想到一個陰錯陽差,竟然與愛國詩人沾上了邊,成為一個表達民族氣節的食品。原本平平無奇的飯糰子,從此大大揚眉吐氣。傳承歷朝各代,風行大江南北,粽子的形狀、顏色、包葉、裹料、調味、料理手法,隨著時代環境更迭,不斷改良演進,其口味之錯綜複雜,造型之千姿百態,儼然可編寫成一部「粽類演化史論」。菰葉包的、竹筒裝的、鹼水浸的、錐形、菱形、枕形、塔形,有葷有素,時甜時鹹。似乎中國每一個角落都有她包粽子的一套,更能從一方粽子中解讀該地飲食文化的特色。
曾有人從南方捎了粽子到北京訪友,上桌之際,只見主人已備好白糖一碟,欲沾而食,讓這位不明就裡的南方朋友傻了眼。從前粽子在北方,理所當然是甜食,而南方人聽到粽子,直覺反應就是鹹的。甜食只是解饞點心,而鹹粽子卻能當正餐主食,其地位高低可見一斑。
在南方,賣粽子可以獨立成舖,從地方上發展出來的名門流派種類繁多,其實甜鹹葷素皆有。若以口味與形狀的差異來分,較具代表性的有三:浙江鮮肉粽、閩南燒肉粽、廣東裹蒸粽。回朔起最原始的粽子,用料都是樸實簡單的,可是早已滿足不了如今那些尊貴的客人。現在最受高級飯店酒樓青睞的,非廣東裹蒸粽莫屬,因為肚大能容,無論干貝、鮑魚還是燕窩、魚翅,就算要松露、鵝肝也沒有二話,一股腦兒全塞進去,原則只有一個:不求最好,只求最貴!
創始於廣東肇慶的裹蒸粽,原本材料只有四樣,糯米、綠豆、豬肉和粽葉。先把新收的糯米與綠豆放入清水中浸泡,再將糯米細細洗淨,綠豆搓揉去殼,肥豬肉以香料、醬、酒醃透,粽葉採用肇慶特產的冬葉而非常見的荷葉,此葉狀如圓短芭蕉,青綠而久煮不易變色,有特殊清香,採收去梗後先蒸軟再洗刷,老、嫩葉兼用,將糯米、綠豆、豬肉約以5:3:2的比例,借竹斗笠為模,包裹成渾厚的五角方塔型,以荔枝木為柴,大鍋煮上八小時。真正的裹蒸粽,其講究在用心,而非肆意。
粽子沒有原產地,更遑論何處為正宗,要比較哪裡的粽子最好吃,既不可能,也沒必要。不過倘若說起對粽子的情感,當今世上恐怕沒有地方比台灣更愛粽子。
台灣人吃粽子是無論時節,不分時段的,而粽子的種類更是集其大成,兼容並蓄。粽子在這裡不光可以滿足口腹之慾,「包粽子」更是一種親情的表徵,一抹鄉愁,一項舊時女子出嫁前必學的絕活。端午佳節要吃粽子、中元普渡要供粽子,每逢應試比賽、抽籤摸彩,家家戶戶更是齊心協力包粽子,以求「包中」。飛黃騰達的時候,吃得是數千元一扎的豪華裹蒸粽;時運不濟的日子,還能賣起燒肉粽養家活口,甚而有人以此譜為歌謠傳頌大街小巷。在這裡,粽子的香味與樂聲隨著空氣飄蕩,成為人們共同珍藏的記憶。
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粽子,名叫“臺灣燒肉粽”,其源於閩南,而自成一家,但又劃分為南北兩宗,各有擁護。論血緣,南宗較貼近閩南傳統,而北宗則是受到客家鹹粽影響,改煮為蒸。基本上內餡佐料皆以油蔥酥為基調,豬肉為主軸,其餘豐簡由人,以香菇、蝦米、干貝、魷魚等乾貨提鮮,花生、栗子、蓮子等果實點綴,再加以鹹鴨蛋黃點睛之妙。
手法上,北粽要先將提香佐料與糯米一齊拌炒,或先將米蒸過調味,包捆嚴密後蒸熟,所用粽葉為桂竹籜,是桂竹筍成熟後脫落的筍殼,牢實堅韌,但較易沾米,適合北粽的蒸製法。南粽則是將處理過的材料和生糯米包入麻竹葉中煮熟,煮製時間較長,由於米粒調味較淡,取出後多沾食醬料或再加上花生粉。在口感上,一是維持彈牙嚼勁,一是要求綿密透實,各具講究。不過南宗一派向來不慣北粽過硬咬感,北宗則嫌南粽糊爛。其實南來北往,早已互有融合,兼併南北之流者所在多有。
除南北兩宗,還有另一不見米粒的特殊流派,“客家粄粽”,為台灣客家族群所流傳,其外皮爽Q,乃用糯米浸泡後磨漿製作。佐料較為簡單,豬肉、香菇、蝦米、蘿蔔乾、豆乾,切為碎粒,炒香後包裹在粄中。口味上仍以油蔥酥為主調,常以月桃或野薑花葉作為粽葉,帶出獨特清香。因為粄由米漿所製,考慮與餡料及粽葉香氣的融合,不宜厚實,通常個頭較為小巧。
細論台灣最具傳統的粽子,還是以府城台南為準。傳統府城肉粽巧妙地將豬肉的運用劃分為三部曲。首先腴潤添香的工作交給油脂豐美的肉燥。肉燥是台灣小吃之魂,由紅蔥酥與豬油組成的絕妙香氣,在這裡負責統合整個粽子的味道。第二部為整塊醃漬過的豬肉,是餡料的主角,旨在品味肉之鮮甜。最後則是以煮肉燥的鹵汁來製作淋醬,取代那單調乏味的醬油膏。閩南的傳統作法裡,糯米其實要先炒或拌入調味,而台南許多老字號也都各有手法,並非全然以生白糯米包粽。
待各色材料與糯米準備妥當,接下來就是包的工夫了。燒肉粽是呈四面一致的三角錐狀,如何把粽葉包得緊密嚴實不漏米,又能在煮成後維持四角挺拔飽滿的神氣,可也是一項絕技。由於糯米煮後膨脹,所有填餡多寡的拿捏與綁繩的鬆緊都必須恰到好處。每逢端午將至,看那眾家高手使出渾身解數,折、填、包、綁,一氣喝成,速度驚人卻又不失靈巧,看了都醉人。
在台灣北部,我最偏愛的則是浙江鮮肉粽,雖然如今在浙江,粽界龍頭無疑是嘉興,連粽子博物館都落成了。在台北,「湖州粽」仍然是大家所熟知的名字。此粽從前是由外省族群引進傳承,在南臺灣是稀罕之物,不但沒銷路,恐怕還有涉及詐欺的嫌疑。這裡頭除了肥瘦參半的豬肉外,其餘看得見的除了米,還是米,搞不清楚狀況的人買來可能真要直呼上當。相較起豪華版的廣式裹蒸粽,湖州粽就像是另一極端,走的是極簡禪風,試圖參悟一塊豬肉的哲理。
越簡單的東西,對於細節的要求就越高,湖州粽採用口感軟綿的圓糯米,肥瘦參半的豬肉事先要醃漬入味,重重粽葉必須蒸煮洗淨,捆紮得鬆緊適度,四角嚴密。細白粽繩是造型的結構,也是唯一的裝飾,環環扣映在翠綠粽葉上,煞是好看。置入老湯中,以平穩的火候悶煮四小時以上,達到「肉與米化」的程度,不夾生,不沾葉,那塊帶著醬香晶瑩潤澤的肥肉與軟而不糜的糯米相互融合。一打開,米香、肉香、醬香、竹香同時散發,悟則剎那間啊!
「彩縷碧筠粽,香粳白玉團」,元微之筆下這粽子不但富麗異常,也透著中國人對食物的執著與創造力。一千年的光景,從傳說中楚人祭江餵魚的飯糰子,成了這番炊金饌玉的模樣。再次印證但凡吞得下肚的傳統,咱們始終是難分難捨,倍愛有加。
真正粽子的起源已不可考,想來以葉子包裹米飯這個概念,在米食文化的國度裡也算不上多偉大的發明。沒想到一個陰錯陽差,竟然與愛國詩人沾上了邊,成為一個表達民族氣節的食品。原本平平無奇的飯糰子,從此大大揚眉吐氣。傳承歷朝各代,風行大江南北,粽子的形狀、顏色、包葉、裹料、調味、料理手法,隨著時代環境更迭,不斷改良演進,其口味之錯綜複雜,造型之千姿百態,儼然可編寫成一部「粽類演化史論」。菰葉包的、竹筒裝的、鹼水浸的、錐形、菱形、枕形、塔形,有葷有素,時甜時鹹。似乎中國每一個角落都有她包粽子的一套,更能從一方粽子中解讀該地飲食文化的特色。
曾有人從南方捎了粽子到北京訪友,上桌之際,只見主人已備好白糖一碟,欲沾而食,讓這位不明就裡的南方朋友傻了眼。從前粽子在北方,理所當然是甜食,而南方人聽到粽子,直覺反應就是鹹的。甜食只是解饞點心,而鹹粽子卻能當正餐主食,其地位高低可見一斑。
在南方,賣粽子可以獨立成舖,從地方上發展出來的名門流派種類繁多,其實甜鹹葷素皆有。若以口味與形狀的差異來分,較具代表性的有三:浙江鮮肉粽、閩南燒肉粽、廣東裹蒸粽。回朔起最原始的粽子,用料都是樸實簡單的,可是早已滿足不了如今那些尊貴的客人。現在最受高級飯店酒樓青睞的,非廣東裹蒸粽莫屬,因為肚大能容,無論干貝、鮑魚還是燕窩、魚翅,就算要松露、鵝肝也沒有二話,一股腦兒全塞進去,原則只有一個:不求最好,只求最貴!
創始於廣東肇慶的裹蒸粽,原本材料只有四樣,糯米、綠豆、豬肉和粽葉。先把新收的糯米與綠豆放入清水中浸泡,再將糯米細細洗淨,綠豆搓揉去殼,肥豬肉以香料、醬、酒醃透,粽葉採用肇慶特產的冬葉而非常見的荷葉,此葉狀如圓短芭蕉,青綠而久煮不易變色,有特殊清香,採收去梗後先蒸軟再洗刷,老、嫩葉兼用,將糯米、綠豆、豬肉約以5:3:2的比例,借竹斗笠為模,包裹成渾厚的五角方塔型,以荔枝木為柴,大鍋煮上八小時。真正的裹蒸粽,其講究在用心,而非肆意。
粽子沒有原產地,更遑論何處為正宗,要比較哪裡的粽子最好吃,既不可能,也沒必要。不過倘若說起對粽子的情感,當今世上恐怕沒有地方比台灣更愛粽子。
台灣人吃粽子是無論時節,不分時段的,而粽子的種類更是集其大成,兼容並蓄。粽子在這裡不光可以滿足口腹之慾,「包粽子」更是一種親情的表徵,一抹鄉愁,一項舊時女子出嫁前必學的絕活。端午佳節要吃粽子、中元普渡要供粽子,每逢應試比賽、抽籤摸彩,家家戶戶更是齊心協力包粽子,以求「包中」。飛黃騰達的時候,吃得是數千元一扎的豪華裹蒸粽;時運不濟的日子,還能賣起燒肉粽養家活口,甚而有人以此譜為歌謠傳頌大街小巷。在這裡,粽子的香味與樂聲隨著空氣飄蕩,成為人們共同珍藏的記憶。
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粽子,名叫“臺灣燒肉粽”,其源於閩南,而自成一家,但又劃分為南北兩宗,各有擁護。論血緣,南宗較貼近閩南傳統,而北宗則是受到客家鹹粽影響,改煮為蒸。基本上內餡佐料皆以油蔥酥為基調,豬肉為主軸,其餘豐簡由人,以香菇、蝦米、干貝、魷魚等乾貨提鮮,花生、栗子、蓮子等果實點綴,再加以鹹鴨蛋黃點睛之妙。
手法上,北粽要先將提香佐料與糯米一齊拌炒,或先將米蒸過調味,包捆嚴密後蒸熟,所用粽葉為桂竹籜,是桂竹筍成熟後脫落的筍殼,牢實堅韌,但較易沾米,適合北粽的蒸製法。南粽則是將處理過的材料和生糯米包入麻竹葉中煮熟,煮製時間較長,由於米粒調味較淡,取出後多沾食醬料或再加上花生粉。在口感上,一是維持彈牙嚼勁,一是要求綿密透實,各具講究。不過南宗一派向來不慣北粽過硬咬感,北宗則嫌南粽糊爛。其實南來北往,早已互有融合,兼併南北之流者所在多有。
除南北兩宗,還有另一不見米粒的特殊流派,“客家粄粽”,為台灣客家族群所流傳,其外皮爽Q,乃用糯米浸泡後磨漿製作。佐料較為簡單,豬肉、香菇、蝦米、蘿蔔乾、豆乾,切為碎粒,炒香後包裹在粄中。口味上仍以油蔥酥為主調,常以月桃或野薑花葉作為粽葉,帶出獨特清香。因為粄由米漿所製,考慮與餡料及粽葉香氣的融合,不宜厚實,通常個頭較為小巧。
細論台灣最具傳統的粽子,還是以府城台南為準。傳統府城肉粽巧妙地將豬肉的運用劃分為三部曲。首先腴潤添香的工作交給油脂豐美的肉燥。肉燥是台灣小吃之魂,由紅蔥酥與豬油組成的絕妙香氣,在這裡負責統合整個粽子的味道。第二部為整塊醃漬過的豬肉,是餡料的主角,旨在品味肉之鮮甜。最後則是以煮肉燥的鹵汁來製作淋醬,取代那單調乏味的醬油膏。閩南的傳統作法裡,糯米其實要先炒或拌入調味,而台南許多老字號也都各有手法,並非全然以生白糯米包粽。
待各色材料與糯米準備妥當,接下來就是包的工夫了。燒肉粽是呈四面一致的三角錐狀,如何把粽葉包得緊密嚴實不漏米,又能在煮成後維持四角挺拔飽滿的神氣,可也是一項絕技。由於糯米煮後膨脹,所有填餡多寡的拿捏與綁繩的鬆緊都必須恰到好處。每逢端午將至,看那眾家高手使出渾身解數,折、填、包、綁,一氣喝成,速度驚人卻又不失靈巧,看了都醉人。
在台灣北部,我最偏愛的則是浙江鮮肉粽,雖然如今在浙江,粽界龍頭無疑是嘉興,連粽子博物館都落成了。在台北,「湖州粽」仍然是大家所熟知的名字。此粽從前是由外省族群引進傳承,在南臺灣是稀罕之物,不但沒銷路,恐怕還有涉及詐欺的嫌疑。這裡頭除了肥瘦參半的豬肉外,其餘看得見的除了米,還是米,搞不清楚狀況的人買來可能真要直呼上當。相較起豪華版的廣式裹蒸粽,湖州粽就像是另一極端,走的是極簡禪風,試圖參悟一塊豬肉的哲理。
越簡單的東西,對於細節的要求就越高,湖州粽採用口感軟綿的圓糯米,肥瘦參半的豬肉事先要醃漬入味,重重粽葉必須蒸煮洗淨,捆紮得鬆緊適度,四角嚴密。細白粽繩是造型的結構,也是唯一的裝飾,環環扣映在翠綠粽葉上,煞是好看。置入老湯中,以平穩的火候悶煮四小時以上,達到「肉與米化」的程度,不夾生,不沾葉,那塊帶著醬香晶瑩潤澤的肥肉與軟而不糜的糯米相互融合。一打開,米香、肉香、醬香、竹香同時散發,悟則剎那間啊!
6.08.2010
6.05.2010
SOY SAUCE+KETCHUP
.
海外華人藝術家對「融合」這檔子事總顯得異常敏感,好像冠上「海外」兩字頭銜後,身份認同就成了必考科目,人人都要作答。近年幾個旅英華人藝術家不約而同端出了醬油與蕃茄醬應試,乍看切題,深究則費解。
SOY SAUCE+KETCHUP=中+西 ?
Soy sauce和ketchup,中西兩大代表性調味料。果真如此?從字源推敲,前者是日文,後頭那個才是中文。
soy sauce,早見於17世紀初的日葡字典,葡萄牙人將日文醬油的發音しょうゆ(shouyu)轉拼為Xóyu,後來日本醬油隨著伊萬里瓷器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引進歐洲,荷蘭人稱之Japansch Zoya,當年是一種昂貴稀有的遠東調味料,這市場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才被中國產的廉價醬油所取代,但soy sauce之名以及早期對於西方世界的影響從來就非源自中國。
Ketchup更妙了,根據史丹佛大學食物語源學教授Dan Jurafsky的研究(沒錯,真有這門課),ketchup之音可能來自閩南語,借漢字為「鮭汁」,鮭倒不是鮭魚之意,而是指醃漬魚類,這裡說的就是魚露之流的發酵魚類醃汁。這項考證推翻了之前另一個流行的說法 ─ ketchup由廣東話的「茄汁」而來,因為西方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裡頭並沒有蕃茄。
18世紀時的ketchup是由發酵的堅果或菇類做成的濃稠而色深的醬汁,再往前推,這個醬汁的源頭其實是為了模仿來自遠東的發酵魚醬,早年英國與印尼及福建一帶有緊密的貿易往來,魚露之西傳並不奇怪。在1727年出版的英國暢銷食譜The Compleat Housewife裡頭就記載了ketchup的配方,主要以白葡萄酒及酒醋煮製鯷魚(Anchovy),再以香料調味而成。嚴格說來,ketchup和soy sauce在數世紀前正是東亞地區南北兩大鮮味來源,南方地區以魚發酵,北方則用大豆。蕃茄成為ketchup的流行材料是19世紀後由美國發展出來的。
SOY SAUCE+KETCHUP=New Taste ?
若以口味論,當今市售的蕃茄醬的確屬於西方風味,但也許很多人沒發現,蕃茄醬早已大舉滲透進中國菜裡了。廣東菜可能是其濫觴,很多糖醋菜色必放蕃茄醬,無可厚非,廣東與西方接觸已久。不過近年來蕃茄醬持續在中國菜裡攻城掠地,像是新派湘菜的貴妃牛肉、魯菜的油燜大蝦、九轉肥腸、台菜的五味醬、甚至川菜裡的宮保、家常菜式都偷偷放了不少,蕃茄醬與醬油之遇早就不是新鮮事。
我非維護傳統菜式的死硬派,但對濫用蕃茄醬一事感到憂心。蕃茄,取其香甜酸鮮,本來就適合作甜酸菜餚裡的天然調味。問題出在,現代中國菜用蕃茄醬的居心叵測,名為取其酸甜,實則貪圖其中的人工甘味與鮮紅的色澤,講白點,就是味精與色素。一瓢蕃茄醬能同時提昇味道、鮮度與顏色,如此神兵利器怎能不搶手?究竟這市售蕃茄醬的成份為何?不求甚解。如果讓義大利廚師聽到中國菜館廚房裡擺著一罐罐廉價蕃茄醬,那真要笑趴在地。
融合,絕非惡事,只是在那之前,務必知己知彼。
Anthony Key
SOY/KETCHUP (Naturalisation series) 1997.
SOY/KETCHUP (Naturalisation series) 1997.
海外華人藝術家對「融合」這檔子事總顯得異常敏感,好像冠上「海外」兩字頭銜後,身份認同就成了必考科目,人人都要作答。近年幾個旅英華人藝術家不約而同端出了醬油與蕃茄醬應試,乍看切題,深究則費解。
SOY SAUCE+KETCHUP=中+西 ?
Soy sauce和ketchup,中西兩大代表性調味料。果真如此?從字源推敲,前者是日文,後頭那個才是中文。
soy sauce,早見於17世紀初的日葡字典,葡萄牙人將日文醬油的發音しょうゆ(shouyu)轉拼為Xóyu,後來日本醬油隨著伊萬里瓷器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引進歐洲,荷蘭人稱之Japansch Zoya,當年是一種昂貴稀有的遠東調味料,這市場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才被中國產的廉價醬油所取代,但soy sauce之名以及早期對於西方世界的影響從來就非源自中國。
Ketchup更妙了,根據史丹佛大學食物語源學教授Dan Jurafsky的研究(沒錯,真有這門課),ketchup之音可能來自閩南語,借漢字為「鮭汁」,鮭倒不是鮭魚之意,而是指醃漬魚類,這裡說的就是魚露之流的發酵魚類醃汁。這項考證推翻了之前另一個流行的說法 ─ ketchup由廣東話的「茄汁」而來,因為西方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裡頭並沒有蕃茄。
18世紀時的ketchup是由發酵的堅果或菇類做成的濃稠而色深的醬汁,再往前推,這個醬汁的源頭其實是為了模仿來自遠東的發酵魚醬,早年英國與印尼及福建一帶有緊密的貿易往來,魚露之西傳並不奇怪。在1727年出版的英國暢銷食譜The Compleat Housewife裡頭就記載了ketchup的配方,主要以白葡萄酒及酒醋煮製鯷魚(Anchovy),再以香料調味而成。嚴格說來,ketchup和soy sauce在數世紀前正是東亞地區南北兩大鮮味來源,南方地區以魚發酵,北方則用大豆。蕃茄成為ketchup的流行材料是19世紀後由美國發展出來的。
SOY SAUCE+KETCHUP=New Taste ?
若以口味論,當今市售的蕃茄醬的確屬於西方風味,但也許很多人沒發現,蕃茄醬早已大舉滲透進中國菜裡了。廣東菜可能是其濫觴,很多糖醋菜色必放蕃茄醬,無可厚非,廣東與西方接觸已久。不過近年來蕃茄醬持續在中國菜裡攻城掠地,像是新派湘菜的貴妃牛肉、魯菜的油燜大蝦、九轉肥腸、台菜的五味醬、甚至川菜裡的宮保、家常菜式都偷偷放了不少,蕃茄醬與醬油之遇早就不是新鮮事。
我非維護傳統菜式的死硬派,但對濫用蕃茄醬一事感到憂心。蕃茄,取其香甜酸鮮,本來就適合作甜酸菜餚裡的天然調味。問題出在,現代中國菜用蕃茄醬的居心叵測,名為取其酸甜,實則貪圖其中的人工甘味與鮮紅的色澤,講白點,就是味精與色素。一瓢蕃茄醬能同時提昇味道、鮮度與顏色,如此神兵利器怎能不搶手?究竟這市售蕃茄醬的成份為何?不求甚解。如果讓義大利廚師聽到中國菜館廚房裡擺著一罐罐廉價蕃茄醬,那真要笑趴在地。
融合,絕非惡事,只是在那之前,務必知己知彼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